來源:鳳凰財經綜合
據經濟觀察報9月3日報道,地方政府很可能在年底收到一個“實在”的大禮包。1000億人民幣的PPP基金正在啟動中,2億美元(折合12億人民幣)的PPP項目前期開發費用貸款已經落戶財政部PPP中心(2014年正式掛牌成立),對于政府債務中的存量項目轉為PPP項目的財政部或將給予2%的財政補貼。
國務院強調加快重大工程建設 設PPP引導資金
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破解審批繁瑣、資金缺口大等問題,加快棚改、鐵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設立PPP項目引導資金,擴大有效投資需求。專家認為,未來如果采取多管齊下的方式,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擴大企業債和銀行貸款的支持力度,以及民企更多地進入,可以使得投資加快。
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重點政策措施落實第三方評估匯報,狠抓政策落地助力經濟發展。
該會議指出,要進一步破解審批繁瑣、資金缺口大等問題,加快棚改、鐵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設立PPP項目引導資金,擴大有效投資需求。
今年以來投資下行壓力大仍大。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846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距離全年15%的目標存在距離。而1-7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49835億元,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
其中1-7月,全國鐵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分別投資3366億元、3689億元,當著并未完成上半年進程過半的進度。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慧勇指出,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引導資金,可以解決一部分重大項目投資資金問題。未來如果采取多管齊下的方式,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擴大企業債和銀行貸款的支持力度,以及民企更多地進入,可以使得投資加快。
“現在一是要解決項目儲備問題,同時要加快設計,因為有的工程設計時間比施工時間還長,二是解決錢的問題。這2個問題解決后,投資進展會更快些。”他說。
加快重大工程建設
8月26日的會議指出,近期國務院委托中國科協、發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等第三方機構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精準扶貧等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評估。總的看,上述政策效應不斷顯現,對穩增長、擴就業、惠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實施中仍存在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協同、措施不配套等問題。
為此,要鍥而不舍抓落實,堅決克服不作為和懶政庸政,對政策落實“精耕細作”。
一要緊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求,加快科技資源共享、研發稅收優惠、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離崗創業和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等政策落實。
二要進一步破解審批繁瑣、資金缺口大等問題,加快棚改、鐵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設立PPP項目引導資金,擴大有效投資需求。
三要根據精準扶貧要求,完善貧困人口識別機制,整合資金和資源,提高扶貧成效。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用好第三方評估這一政府管理創新舉措,為政策落實提供社會支撐。
李克強指出,國務院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在一些地方進展“不理想”,這里面既有地方“不作為”的問題,也有不合理政策造成的“路障”,比如工程項目的前置審批事項過于繁復。
他指出,推動政策落地,不僅需要各級政府有所作為,同時,也要更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打通政策落地各個環節中的“中梗阻”。
交通銀行[-0.80% 資金 研報]分析師夏丹指出,目前像棚戶區改造收益低,如果直接給民企的話,一般不愿意投資,辦法是將周圍的土地打包,否則單獨做棚戶區改造房地產企業難以掙錢。“通過棚戶區改造使得土地升值,給以部分土地和項目回報等,這是可以解決項目資金問題的。”
而8月25日全國工商聯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4年,民企500強已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進入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領域的民營企業500強共有58家,占比11.6%,有意向進入的企業有136家,占比27.2%。
民營企業為什么對PPP興趣不大,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認為,這與PPP項目推進還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有關,“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的熱情和程度還不太盡如人意。”
他認為,民企所以不對PPP項目積極,一方面民營企業可能不了解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在實際參與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影響了參與的熱情和程度。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柳長順指出,很多大項目不是沒回報機會,也不是缺乏資金,而是操作有問題。他認為,很多水利項目,企業出錢改造后土地升值,本來民企獲得產權或者收益權回報是很大的,但是當地國土部門一般不敢單獨操作,這需要當地政府全力推。“民企也有顧慮,收益權等政策的持續性。民企怕的是最后投資泡湯。”
設PPP引導資金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通過設立PPP引導資金,來解決投資資金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新的出路。
目前,重點投資項目資金獲取的途徑有項目資本金、企業債券等債券以及銀行貸款。
其中,項目資本比例金規定很嚴,比如鐵路項目自有資本金比例需要達到25%,公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自有資本金比例為25%,保障房為20%。而企業債券需要國家發改委審批,如果是可轉債(轉為股份)由證監會等批準,其余的則需要銀行貸款。
但是目前投資資金從銀行貸款的比例在下降。比如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312572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1-6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20.2%,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國內貸款下降4.2%,降幅縮小0.6個百分點;自籌資金增長8.6%,增速與1-6月份持平;利用外資下降23.9%,降幅縮小7個百分點;其他資金增長4.5%,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慧勇指出,PPP引導資金,可以解決投資資金問題,如果資本金比例降低,企業債券和金融貸款比例提升,這可以整體促進重大項目的投資資金建設。
引導資金的好處是,政府先拿錢,其他社會資本跟進,如果收益相對有保證,企業和機構加入應該會很積極。“這可以彌補大項目貸款不足和自有資本金不足的問題。”他說。
他認為,鐵路投資可以借鑒公路建設,以收費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但鐵路與公路最大的不同是鐵路需要有調度,通過設計線路來給跑的機車,但這一問題可以通過現代技術解決,將很多單獨線路可以設計出來像公路一樣出租和收費。
目前,許多地方已經設立了PPP項目引導基金。而很多企業也對PPP項目越來越感興趣,很多回報也在眼前。但是落地依然很難。
山東中天水土資源生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卜凡敏告訴記者,全國有鹽堿地數億畝,多年來一直閑置。自己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國外技術掌握了改鹽堿地為良田的技術,一畝成本為1000元左右,這可以為各地政府解決大量的工業用地問題。
本來很多民營企業愿意出錢,通過改良土地后發展生態農業收益大,但是由于這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說增加不大,所以,地方政府對這個項目的推動并不積極。
“本來企業出錢改造鹽堿地,政府給地,企業有土地回報的好事情,實際不好操作。政府不愿意出錢,而企業愿意出錢但地不好拿。”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