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亞6月19日電(瓊芬)來自三亞市委宣傳部的消息,國家住建部近日給海南省政府正式發函,原則同意將三亞列為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雙修)、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城市(雙城),這意味著三亞成為全國首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城市,也是目前唯一同時獲得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的地級市。
國家住建部在函中表示,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推進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三亞市提高規劃建設設計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風貌特色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舉措,對于研究探索中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試點示范意義。要求三亞建立有利于推進試點工作的管理體制、協調機制、保障體系,加快制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將定期、不定期對試點工作進行考核評估,不斷總結和推廣三亞的試點經驗。
三亞市生態修復以山體、河流、海岸的修復為重點,城市修補以城市形態輪廓、建筑色彩、廣告牌匾、綠化景觀、夜景亮化以及拆除違規建筑等六方面工作為重點抓手。近期工作重點地段為三亞灣、臨春河、三亞河、迎賓路、鳳凰路、榆亞路、高速公路沿線、鐵路沿線。
三亞市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目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三亞住建局、水務局等部門,已對各管線單位、海棠灣、三亞灣等重要區域進行實地踏勘和調研,完成了基礎資料的收集。計劃今年9月基本完成規劃方案,于2016年-2018年分3年逐步建設完成。
海綿城市項目方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也對月川濕地、三亞魯能水系、三亞灣補沙現場等處進行了實地踏勘和調研,完成了基礎資料的收集。于今年9月前完成規劃,12月前根據規劃,結合大東海廣場升級改造工程、鹿回頭廣場升級改造工程、金雞嶺橋頭公園、中心城區綠地建設及改造工程、臨春嶺城市果園、紅樹林生態公園、新建市政道路等項目逐步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工作。
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