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究竟是何種統計意義范疇的概念?
貼合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百度搜索中,鄉鎮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通用名。國務院官網信息顯示,中國憲法規定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鄉鎮為中國最基層行政單位,而村莊(或小范圍界定農村)屬于另外一個范疇。
因行政區劃及職能不同,在實際運轉層面,鄉鎮、村級污水處理面臨大相徑庭的發展格局。
中國污水處理市場發展趨勢:小噸位污水處理廠比重日趨增加
依照規模占比劃分,從2000年至2014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發展趨勢圖猶如一張跳躍的琴譜,亦有律可循,市場呈現出兩級發展趨勢:5萬噸/日以下處理規模污水處理廠所占比重不斷增加,5萬噸/日以上處理規模污水處理廠所占比重不斷減少。除此之外,每年新增污水市場中,50-100萬噸/日處理規模大型污水處理廠近乎絕跡。伴隨城市污水處理市場飽和,鄉鎮污水處理逐漸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盡管數量龐大的中小城市、縣城經濟發達程度不一而足、甚至千差萬別,然而污水處理模式一致,鋪設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以BOT、委托運營等模式進行集中處理,商業模式比較成熟。理論意義上,鄉鎮亦可被視為“縮小版”縣城,然而,鄉鎮污水處理政策尚存在較多空白,市場受制于污水分散性特征、支付主體不明、傳統市政工程并不適用等現實問題,且面臨管網配套建設不足、運行不好所帶來的負荷率低等問題,市場正處于試點及案例推廣階段。與此同時,村級污水治理模式與鄉鎮(剔除村級)污水處理模式也不盡相同,村級(規模較大的中心村除外)污水處理多與當地綜合環境治理密不可分,且往往以單體污水處理站的形式存在,污水處理站自動化運行狀態尤為凸顯。
盡管如此,鄉鎮污水處理成為下一片藍海已是業界共識。正如桑德集團總裁文一波曾公開表示:“鄉鎮污水市場已具備了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從大中城市到縣級市,環保產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轉型經驗;二是隨著國家財政收入逐年增加,地方政府能夠為污水治理提供必要的財稅支持和投資保障。”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2016(第二屆)環境施治論壇中也曾表示,“十三五”期間鄉鎮(含村)將形成1400億污水處理市場。
多方角逐鄉鎮級污水處理市場
以運營為參照指標,E20基于多年評選數據觀察到,目前在鄉鎮污水處理市場,競爭主體或為重資產企業、或為偏地方性的區域性企業。企業擁有各自相對明確的突出優勢,競爭激烈亦是不爭的事實。
傳統污水處理市場的重資產企業向鄉鎮不斷扎根,上市公司業績需要、鄉鎮市場發展可期、進一步布局區域綜合環境治理市場等為其動力驅動,這批企業以桑德國際、碧水源、首創股份為代表。
地方性區域公司立足于地域優勢、技術優勢,得益于當地政府鄉鎮污水處理政策東風,又因熟知當地生活習慣、用水特點、水質特性等,開始初步布局區域農村市場;與此同時,這部分企業也在尋求進一步發展,比如其一體化裝備提供及技術服務在尋求全國適應性方面的突破,并已開始積極探索鄉鎮污水處理長效運營機制。2016年(第二屆)環境施治論壇揭曉的鄉鎮污水處理運營總規模排行榜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5月桑德國際、碧水源、寧波正清位列鄉鎮污水處理運營規模前三甲。
數據:本排行截止2016年5月;未來E20數據中心將結合最新數據予以更新。
來源1: E20水網固廢網
來源2: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