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區大力推進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實現了“一鎮一污水廠”的建設目標,集中式污水處理能力達5.5萬噸/天,目前實際污水處理量為4.6萬噸/天。在原有污水管網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西區、霞涌等片區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去年建成了污水處理廠的主次管網約33.5公里。
一片青翠碧綠的濕地成為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說的話,一般人很可能不會想到,這里竟然是村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的地方。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溝渠排進這里的人工濕地后過濾,變成一清水后流出。
這是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區開展“美麗鄉村·清水治污”行動的一個縮影。目前,大亞灣區已建成8座農村人工濕地,今年通過評比,霞涌村老圩村民小組、橫畬村和大涌村3座人工濕地環境最優。
全區建成8座人工濕地
西區街道橫畬村的一處人工濕地里,一簇簇花草在艷陽下姹紫嫣紅,池里蛙聲一片。
“生活污水的治理直接關系到全區人居環境和全區生態文明建設質量的提升。”區環保局負責農村人工濕地工作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以生態創建為契機,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污水管網暫時難以覆蓋的農村區域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工程,通過“小花園”式的污水處理設施解決農村水環境大問題,改變了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的狀況。目前,全區已建成農村人工濕地8座。
與此同時,大亞灣區大力推進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實現了“一鎮一污水廠”的建設目標,集中式污水處理能力達5.5萬噸/天,目前實際污水處理量為4.6萬噸/天。在原有污水管網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西區、霞涌等片區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去年建成了污水處理廠的主次管網約33.5公里。
每座人工濕地每年補助2萬元
為規范全區農村人工濕地工程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大亞灣區還制定了《大亞灣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制度》,按2萬元/年·座的標準給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補助。據了解,大亞灣今年將完成第三批農村人工濕地建設。
為進一步加強人工濕地運維管理,確保濕地發揮實效,日前,大亞灣區對8座農村人工濕地的運維人員配備、植物養護、周邊環衛及配套管網維護等運維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并進行綜合評比排名。經過檢查評比,霞涌村老圩村民小組、橫畬村和大涌村3座人工濕地因管理有序,被列為最優人工濕地。
(來源:慧聰水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