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新常態下,廣西環保系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按照陳吉寧部長的要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立足環境保護主陣地,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和“雙核驅動”戰略,構建“三區統籌”格局,服務“兩個建成”目標,全力保護生態環境,在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廣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叮囑,一定要保護好廣西良好的生態環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結合新華社長篇通訊《為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紀實》,就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提出要勇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這展現了環保部門的強烈擔當和堅定決心。
在新常態下,廣西環保系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按照陳吉寧部長的要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立足環境保護主陣地,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和“雙核驅動”戰略,構建“三區統籌”格局,服務“兩個建成”目標,全力保護生態環境,在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廣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
第一,從環境信仰的高度認識生態文明建設。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廣西當地民族文化的積淀中,蘊藏著深刻的生態智慧和豐富的環境信仰印記。如作為壯族重要文化符號之一的銅鼓,其鼓身上的青蛙、飛禽等圖文,充滿了壯族兒女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精神歸依和崇拜。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東方文化和諧、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是傳承中華民族環境信仰的生動體現,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深刻啟示。環境信仰是生態文明的理念基石,生態文明的自覺實踐是環境信仰的現實行動。從經濟發展導向看,環境信仰具有理性引導價值,有助于引導經濟向經濟運行生態化和生態保護經濟化的理性方向發展。從資源保護目標看,環境信仰倡導天人和諧的價值追求,可內化為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行動,有助于構建天藍、山青、水綠的生態保護體系。從社會管理實踐看,環境信仰強調以人為本、和諧共處,有助于解決環境問題和糾紛,建設和諧社會,完善生態制度保障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生動體現了呼喚環境信仰理性回歸、重樹環境信仰樸素價值、實現環境信仰傳承發展的理念,給予我們深刻的精神信念和動力。
第二,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廣西可持續發展。廣西沿江、沿邊、沿海,有著山清水秀生態美的品牌,是西南、中南乃至粵港澳、東南亞區域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重要。然而,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廣西也面臨著生態環境脆弱、發展轉型升級壓力大、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突出等問題。“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使廣西在國家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雙核驅動”和“三區統籌”戰略對廣西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全區環保系統將加強環保規劃編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探索形成跨省區流域經濟合作發展型模式和生態建設新模式,優化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雙核驅動”,服務廣西生態經濟發展大局。全區將堅持質量、總量“雙管控”,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提升生態環境服務功能。將用好新環保法這個利器,嚴格環境監管執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強化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守法意識和責任,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廣西環保部門決心以硬措施應對硬挑戰,以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完善的生態安全體系,支撐新常態下廣西新一輪的發展。
第三,以堅定的責任擔當保護廣西良好生態環境。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環保隊伍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廣西是欠發達、后發展的西部地區,基層環保能力建設相對薄弱,必須通過狠抓隊伍作風建設,提升系統凝聚力和干事創業的活力與激情。能力建設是基礎,繼續推進基層能力建設,重點提升基層環境監察、監測、應急、固體廢物和輻射安全監管水平,力爭走在西部地區前列。人員素質是保障,繼續開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全面提高干部職工素質,并從政治上關愛、工作上支持、政策上激勵、生活上關心、感情上溝通,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作風建設是動力,繼續弘揚廣西幾代環保人咬著牙干、握著拳干、硬著頭皮干、頂著壓力干的“四干精神”,將環保部門打造成為黨委政府信任、人民群眾滿意、污染企業懼怕的為民務實清廉部門,不負總書記的重托,切實保護好廣西良好的生態環境。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