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導讀】“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边@是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的目標,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這對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到2010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增長方式粗放、資源環境代價過高的問題。
“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边@是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的目標,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這對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
首次把綠色化納入現代化推進戰略中
十七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已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但和此前的文件相比,此次《意見》中第一次明確把綠色化納入我國現代化推進戰略中,將其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取向,大幅提高國民經濟的綠色化程度。
《意見》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楊春平表示,《意見》除第一次明確把綠色化納入我國現代化推進戰略中外,還明確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途徑。
“這就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末端的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而是把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源頭轉變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攻方向?!睏畲浩秸f。
除此之外,《意見》明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四項主要任務,宣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領域;系統提出十個方面的制度建設重點。
此次《意見》中,中央反復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其他四個建設相融合。在關于與經濟建設融合上,楊春平說,是將生態文明融入的主陣地,《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時,要在各個領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的理念,大幅度提高國民經濟的綠色化程度,對存量經濟進行綠色化改造,對增量經濟進行綠色化構建。
“也就是說,今后的項目也好、規劃也好,都要從源頭上有生態文明的設計,推動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通過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根本上緩解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楊春平說。
目前為止,我國將5個省整體納入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其他52個地級、縣級以及跨流域、跨區域的地區納入了第一批先行示范區。
楊春平介紹說,這些先行示范地區都制定了本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在實施方案中,將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優化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做好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等作為各地區的主要任務。同時,先行示范地區著力探索建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
據了解,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組織申報工作即將展開。
“十三五”規劃將專門布局生態文明建設
從“十一五”規劃開始,我國在每次規劃編制時,都把生態文明建設的很多重要內容納入其中。
楊春平還表示,“十三五”規劃正在制定思路,要具有生態文明的理念,而且建設目標中也會體現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還有專門的一篇來布局生態文明建設。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現行的土地政策是否面臨調整?針對這個問題,國土資源部土地勘測規劃院院長助理張曉玲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土地管理的任務非常重,未來將重點在幾個方面逐步改進,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守住耕地紅線、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用地政策怎么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等,而這些工作有些已經開始推進。
“無論生態建設的重大工程也,好還是正在進行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耕還濕,這些重大的生態建設工程都要落在土地利用上,怎么調整土地利用?再比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旅游業、休閑業等等,這些都會落在土地上。未來的供地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會有非常大的改變,不會是全國一刀切的,會有差別化,從區域、從產業各個方面都會有差別?!睆垥粤嵴f。
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國家整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土地制度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未來也面臨著《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土地利用標準的完善,如何降低地耗,定額指標如何合理確定,還有產權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耕地保護的補償機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