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雖然國家已經在醞釀出臺《生態補償條例》,但是由于珠江上源區域生態的極端脆弱性、生態恢復的艱巨性、生態環境惡化的緊迫性,應該盡快建立跨滇、黔、桂三省的珠江上源生態補償機制。”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將目光瞄準了生態補償問題。
“雖然國家已經在醞釀出臺《生態補償條例》,但是由于珠江上源區域生態的極端脆弱性、生態恢復的艱巨性、生態環境惡化的緊迫性,應該盡快建立跨滇、黔、桂三省的珠江上源生態補償機制。”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將目光瞄準了生態補償問題。
周建琨說,補償工作涉及珠江中、下游多個省市,需要國家進行系統的頂層設計,來推動生態補償工作的開展。
“珠江上源區域雖然已經在實施一些單一要素補償和分類補償措施,但還沒有完備的綜合性補償政策。這個區域大部為喀斯特地區,生態極其脆弱,石漠化日趨嚴重,生態修復極為艱巨,迫切需要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此外,該區域生態和生存矛盾尖銳、突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發展水平遠落后于相鄰區域。”周建琨舉例說,“為了保護生態,珠江上源區域拒絕了大量可能帶來環境破壞的項目和企業,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會,但尚未得到下游地區相應的補償,形成‘上游地區負擔,下游地區受益’、‘貧困地區負擔,富裕地區受益’的不合理局面。例如安順市為了確保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明確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及企業在本區域落戶。”
周建琨建議首先由國家有關部委盡快編制“共建珠江—西江生態廊道”專項規劃。珠江—西江經濟帶橫貫廣東、廣西,上聯云南、貴州,下通香港、澳門,專項規劃應切實發揮上中游沿江地區資源生態優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區域整體發展水平。
其次,他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珠江上源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將珠江上源區域等同于三江源給予生態重點補償,將北盤江流域和南盤江流域8.34萬平方公里的生態保護和建設上升到國家層面。第三,應加大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加大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等工程中央財政投資力度,提高國家公益林補償標準;健全完善生態補償資金支付和管理辦法,有效解決生態補償部門多元化問題,形成補償合力,把資金用到刀刃上,提高生態建設成效。
( 來源:貴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