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時報
記者近日從環保部門有關人士處了解到,備受關注的廣州國際金融城核心區涉及土壤污染的地塊已經完成修復,目前已經進入環評驗收環節,廣州市環保部門日前已組織專家評審。金融城開發為何要先進行土壤修復、不修復有何危害、廣州有無成功的經驗?本期的“身邊環保”將帶你走進廣州工業地塊開發前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土壤修復。
金融城污染土壤完成修復
明媚的初夏陽光下,位于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與科韻路交界處的一棟金色大樓格外醒目,宣示著廣州國際金融城即將這里拔地而起。
時光倒回到建國后,一片青蔥的荒地上,一座座工行拔地而起。即便在三年前,這里還是一座工業城:整個金融城核心區規劃地塊上,有中國著名電池品牌“555”的生產基地,有為廣州東部提供源源電力和熱能的員村熱電廠,也有因氯泄露而轟動一時的昊天化工廠,此外還有造紙廠、電纜廠等。這片土地與廣州的工業大道一樣,是廣州工業時代的縮影。
回到當下,工業使命結束了,新的機遇來臨,廣州市委、市政府多年前提出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的藍圖,如今已經開始落筆。
記者近日在現場看到,在金融城核心區范圍內,位于科韻路和臨江大道交界處的員村熱電廠,廠房已經基本拆除完畢,僅剩標志性的大煙囪以及當年發電的設備;隔壁原昊天化工廠地塊上,早已完成土地平整,一棟十幾米高的金色大樓巍然佇立,棠下涌旁的城中村也拆遷完畢。
“金融城核心區涉及3個土壤污染地塊,廣州市重點辦已經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審批文件進行了土壤修復,目前已經進入到了環評驗收階段,日前,廣州市環保局已組織專家組,對地塊進行驗收?!睆V州市天河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廣州市提出金融城的設想時,就已經考慮到污染土壤的修復問題,環保部門也進行了土壤本地調研,并在環評報告遞交審批時提出了合理的修復意見,而在當時,我國關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上位法還不齊全,部分法規缺失。
廣州工業地塊土壤 修復第一單在廣氮
實際上,在針對工業地塊土壤修復方面,廣州并不是“生手”,自廣州市加快推進“退二進三”時,這個問題就已經擺在臺面上。廣州是全國比較早關注到此問題的為數不多的城市之一。而廣州市第一單成功修復的案例就在金融城不遠處,如今已經變成保障房住宅區的廣氮社區,它的前身是廣州氮肥廠。
工業地塊轉為住宅,污染土壤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廣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當時表示,國內尚未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沒有出臺居住用地對土壤質量的修復要求,環評報告只是參照了相應的其他土壤標準,因此在環評審批時,可以說是面臨“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
但他同時表示,即使如此,基于土壤污染潛在的危害性,環保部門會在審批時提出嚴格的要求,在上層法律的框架內使問題得以解決,達不到要求的,環保部門可暫緩或不批。 “不僅是工業用地轉為商、住等,只要對周邊以及居民產生環境影響的項目,都會進行嚴格環境影響評價,通過了環評才可以開發。”他表示。
記者還從廣州市環保局了解到,當時國家已展開了大規模土壤大普查,以及調研和試點工程。廣州和佛山就有兩個重要的試點項目在進行,廣氮就是其中之一。
修復過程曲折專家組至少提出三套方案
由于是廣州市土壤修復第一案,廣氮土壤的修復過程是比較曲折的,一位曾經參加廣氮污染地塊環評專家審議會的環保部門專家告訴信息時報記者,當時選方案的時候,整個專家組都很“糾結”。
該專家透露,廣氮土壤如何修復,當時提出多套方案,起初專家組并未得出結論。他進一步向記者透露了幾套修復方案。第一種是填埋法,就是用新土置換受污染土壤,將受污染的土壤,找個不會影響居民、生態環境的地方埋了,“這種方法是最省事,也是成本最低的,但是,找個合適的地方是個難題?!?
第二種方法是水洗法,就是將受污染的土壤,用清水洗干凈,再對水進行處理,處理污染水體,比處理污染的土壤,方法和技術都更成熟?!暗@種方法適合土壤量少的,那么多土,得用多少水洗?”
第三種方法是,將污染土壤原地保留,在土壤中融入添加劑,或者種上植物,將污染元素吸出來,修復時間和土壤量都是制約難題。
2008年公布的廣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也曾提出一些修復辦法。針對以前廣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酸含鐵廢水,建議采用中和法進行處理,也就是酸堿中和,產生沉淀物,把沉淀物過濾后,使污水能達標排放。
9000立方污染 土壤燒成了水泥
記者從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處獲悉,2010年底前,已經將廣氮地塊9000多立方米的污染土壤燒了,土量相當于挖走了一個一米深的標準足球場,“有機污染成分燒光了,重金屬也通過化學反應固定下來了?!倍姨幚磉^程并不在原地塊上,已經沒有危害了。而負責處理污染土壤的廣州越堡水泥廠方面昨日也向信息時報記者證實,確有此事。
廣氮新社區施工現場位于天河區車陂北路,在廣園快速路和車陂路交界處,東鄰廣州市東圃中學。據記者目測,新社區項目距離廣東奧林匹克中心主會場五六百米,與中??党且矁H幾分鐘路程。
據了解,廣氮在2000年的時候停產關閉,廣氮地塊從2004年開始就備受開發商關注。在2008年,用地面積8.1萬平方米的廣氮新社區已完成拆遷。
“已經‘燒’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結束后,就處理完了?!笔軓V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委托的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前任所長萬洪富2009年8月16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
專家觀點
有機污染地暫不宜居住
受污染的土壤能否用于居住?如何進行修復?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吳啟堂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僅是重金屬污染的地塊,只要不開采地下水、不吃地塊上種植的植物,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適合做居住用地。
吳啟堂認為,按照總體趨勢來看,除了農業外,部分工業地塊轉為第三產業、商業、居住都是比較合理的。以廣氮區域規劃為例,整個地塊在進行規劃時,要避免將舊廠區,尤其是油庫地塊規劃為住宅區。
“但是,如果是有有機物污染的,短期內不適合作為居住?!眳菃⑻门e例,如舊白云機場的油庫地塊、工業大道的廣州化工廠地塊、電池廠的地塊、石化廠地塊、農藥廠、制藥廠等地塊,含有VOC(可揮發性有機物)或者鉛、汞污染物,由于國家暫無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沒有居住用地對污染土壤修復標準法規,因此,短期之內不適合做居住用地,可先進行儲備,待法規以及修復技術成熟后,再進行開發利用。以廣氮區域規劃為例,整個地塊在進行規劃時,要避免將舊廠區,尤其是油庫地塊規劃為住宅區。
污染物或導致免疫失調
吳啟堂介紹,VOC(揮發性有機物)的主要成分為芳香烴、鹵化烴、氧烴、脂肪烴、氮烴等,多達900多種,其中部分已被列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環芳烴等。大體的危害包括,引起機體免疫系統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頭暈、頭痛、無力、胸悶等癥狀,有些物質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嚴重時甚至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
相對于國家尚未進行監測的VOC,汞、鉛中毒相對來說沒有那么陌生。吳啟堂介紹,這兩種物質均屬于重金屬,如果人居住在汞、鉛超標的區域,這些物質隨著塵土飛起,極易被人體吸入,如果長期累積,極易傷害到人的神經系統,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但如果要弄清具體會對人體造成哪些直接影響,就一定要對污染地塊進行大氣監測,而且應該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