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片一二三区-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亚洲美洲av-日本高清网站-中伊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新地環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業動態

Industry News

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 (征求意見稿)

日期:2017-12-14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征求 《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要求,為切實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嚴格防控工礦污染,我局組織起草了《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請研提意見,并于12月26日前以電子郵件和書面方式反饋我局。涉及修改重要技術指標時,應附上必要的技術數據。逾期未回復將視為無意見。

     專此函達。

     附件:1.定向征求意見單位名單

     2.《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3.《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

     4.意見反饋表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

     2017年12月6日

     聯系人:姜  濤,張文毓

聯系電話:68469006,68353110

傳  真:010-68471038,010-68314675;

電子郵箱:jiancechu@bjepb.gov.cn,zhangwenyu@cee.cn




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南

(征求意見稿)

1

1.1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實推進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北京市土壤環境日常監管能力和手段,規范和指導重點企業自行開展土壤環境監測工作,特制訂《北京市重點企業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指南》。

1.2 適用范圍

本指南提出了重點企業自行監測土壤及地下水的一般要求,適用于指導北京市各重點企業自行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重點企業的劃分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北京市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為準。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在產企業地塊風險篩查與風險分級技術規定》的要求,劃分企業風險等級,對不同風險等級的重點企業提出不同監測頻率的要求,實現重點企業的分級管理。

1.3 編制依據

本指南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

HJ/ 25.1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

HJ/ 25.2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

HJ/ 25.3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HJ/T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T 166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 610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DB11/T656 北京場地環境評價導則

DB11/T 811 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

DB11T 1278 污染場地揮發性有機物調查與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DD2014-06 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調查與風險評價規范

DD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質調查評價規范

在產企業地塊風險篩查與風險分級技術規定(試行)

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疑似污染地塊布點技術規定(試行)

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樣品采集保存和流轉技術規定(試行)

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價工作指南(試行)

地下水污染健康風險評估工作指南(試行)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二次征求意見稿)

地下水環境監測井建井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地下水樣品采集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規定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地下水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規定

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

1.4 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南

1. 地塊

某一范圍內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塊內所有構筑物、設施和生物的總和。

2. 潛在污染地塊

因從事生產、經營、處理、貯存有毒有害物質,堆放或處理處置潛在危險廢物,以及從事礦山開采等活動造成污染,且對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構成潛在風險的地塊。

3. 潛在污染區域

可能對周邊土壤或地下水產生污染的設施或構筑物,如車間、罐槽、管線等。

4. 污染源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發生源,通常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裝置等。

5. 土壤

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及生物有機體組成的陸地表面的疏松層。

6. 地下水

以各種形式埋藏在地殼空隙中的水,含包氣帶和飽和帶中的水。

7. 地塊環境識別

采用系統的調查方法,確定地塊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圍的過程。

8. 水力上游

地下水補給的一側為地下水水力上游。

9. 水力下游

地下水排泄的一側為地下水水力下游。

10. 水力影響半徑

水力影響半徑即井、孔抽水或礦井疏干時在其周圍形成的漏斗狀水位下降區的周邊在平面上投影的半徑。

11. 水文地質條件

地下水埋藏、分布、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水質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質條件等的總稱。

12. 淺層地下水

淺層地下水主要指埋藏相對較淺、與當地大氣降水或地表水體有直接補排關系的潛水或弱承壓水,地質結構中位于第一透水層中、第一隔水層之上。

13. 土壤氣

地塊包氣帶土壤孔隙中的氣相組分。

14. 承壓水

充滿于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其承受壓力大于大氣壓力。

15. 包氣帶

又稱非飽和帶,是指地表面與地下水面之間與大氣相通的,含有氣體的地帶。自上而下,包氣帶分為土壤水帶、過渡帶及毛細管帶。

16. 特征污染物

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規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主要指企業運行過程中可能導致潛在污染或對周邊目標產生影響的特有污染物。

1.5 工作內容

重點企業和工業園區土壤環境監測的工作內容包括:自行監測網絡體系的建立、自行監測計劃的確定以及自行監測結果的評估。

2 自行監測網絡體系的建立

2.1 地塊環境識別

2.1.1資料收集

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企業基本信息、污染源信息、遷移途徑信息、敏感受體信息、地塊已有的環境調查與監測信息等(具體見表2-1)


2.1.2現場踏勘

在了解企業生產工藝、生產設施布局的前提下開展踏勘工作,踏勘應以待監測企業內部為主。在踏勘過程中,除非受環境條件所限或其他無法克服的原因,應盡可能勘察場地的設施、建筑物、構筑物等,通過辨識異常氣味、污染痕跡、植被損害等狀況判斷是否已存在土壤污染。觀察生產設備、各類管線、貯存容器、排污設施等周邊是否存在發生污染的可能性,重點關注污染物排放點及污染防治設施區域,包括生產廢水排放點、廢液收集和處理系統、廢水處理設施、固廢堆放處等。

2.1.3 人員訪談

人員訪談的目的是補充和確認監測區域的使用信息,以及核查所收集到的環境資料的有效性。訪談人員可包括企業負責人、熟悉企業生產活動的管理人員和職工、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官員、熟悉所在地情況的第三方等。

訪談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該企業現在及歷史上的生產情況、有毒有害原輔材料使用及貯存情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和污染狀況、環境事故以及生產變化、企業變遷、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周邊鄰近地區情況等。

2.1.4 識別潛在污染區域

對本章2.1.1-2.1.3節調查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和評價,根據污染源、污染物類型、污染物進入土壤和地下水的途徑等,識別該企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類型及其分布,說明確定其污染狀況的邏輯和理由,在區域平面布置圖中標記或用圖表等形式建立污染源信息。

原則上可參考下列次序識別潛在污染區域及其潛在污染程度,也可根據地塊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1)根據資料或已有調查確定存在污染的區域;

(2)曾發生泄露事故或環境污染事故的區域;

(3)各類地下罐槽、管線、集水井、檢查井等所在區域;

(4)固體廢物堆放或填埋區域;

(5)原輔材料、產品、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危險廢物等生產、貯存、裝卸、使用和處置區域;

(6)其他存在明顯污染痕跡或存在異味的區域。

潛在污染區域的部分示例如附錄1所示。

2.1.5 潛在污染區域信息記錄

在對潛在污染區域進行識別后,按照附錄2所示格式填寫信息記錄表,在記錄表的識別依據和備注中應說明篩選理由。

潛在污染區域的識別及信息記錄表的填寫示例如附錄3所示。

2.2采樣布點方案

2.2.1 土壤采樣布點

2.2.1.1 土壤布點技術要求

土壤布點應依據本章2.1.4節的要求,識別潛在污染區域,并分析潛在污染區域是否存在對土壤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若潛在污染區域存在地表裸露、地面無防滲層或防滲層破裂、污染物有明顯泄露等情況,則應將該潛在污染區域作為布點區域進行布點采樣。

土壤布點優先設置在布點區域內疑似污染源可能對土壤環境產生影響的區域,如地表裸露、地面無防滲層或防滲層破裂處;并盡量靠近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如生產設施、罐槽、污染泄露點等,點位布設應遵循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且不造成安全隱患與二次污染的原則,若污染源附近不符合采樣條件,應選擇污染物遷移的下游方向布置采樣點,但采樣點應盡可能接近疑似污染源。圖2-1 展示了兩個可以作為土壤采樣點的區域示例,二者均具有存在潛在污染源(左圖排水口,右圖管線腐蝕破裂),且地表無防滲層的特點。


土壤布點區域確定后,應按照附錄2所示格式填寫信息記錄表,在記錄表的布點依據和備注中應說明篩選理由。土壤布點區域的篩選、點位的布設以及信息記錄表的填寫示例如附錄3所示。

2.2.1.2土壤采樣深度

土壤采樣應以表層土壤(0.2m)為重點采樣層,開展采樣工作。

當前期取樣結果能夠確定某區域已存在土壤污染的情況下,可繼續向下開展深層采樣工作,采樣深度可借助PIDXRF等現場監測儀器確定,一般應采到含水層或到未受污染的區域。

2.2.1.3土壤布點數量

原則上,每個企業至少應篩選出2個以上潛在污染區域進行布點,每個布點區域至少設置2個土壤采樣點,每個采樣點應至少采集1個以上樣品。樣品的具體數量可根據布點區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各企業土壤采樣點的數量最少不應少于表2-2中所列的數目。當實際面積介于表中兩個面積之間時,采用內插法確定采樣點數目。


2.2.2地下水采樣布點

2.2.2.1 地下水布點技術要求

地下水監測井布設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布設地點、布設數量以及深度和長度。設計時必須同時考慮到垂直和水平的布設。必須在充分認識到可能影響污染物擴散途徑的所有因素后才能制定布點方案。

在設置布點方案時,應在所有潛在污染區域的水力上游,與污染物監測井相同的地層平面上設置至少1個背景監測井。背景監測井距離所有潛在污染源的距離均應大于水力影響半徑,以提供不受設施運行影響且可以代表地下水水質的樣品。地塊內或鄰近區域內的現有地下水監測井,如果符合以上要求,則可以作為地下水的取樣點或對照點。

地下水污染物監測井應設置在潛在污染區域的水力下游,并盡可能接近潛在污染區域。

地下水采樣點確定后,應按照附錄2所示格式填寫信息記錄表,在記錄表的布點依據和備注中應說明篩選理由。地下水采樣點位的布設以及信息記錄表的填寫示例如附錄3所示。

2.2.2.2地下水采樣深度

地下水采樣應以淺層地下水為重點采樣層,開展采樣工作,一般情況下監測井井深應低于近十年歷史最低水位面5m,采樣深度應在監測井水面下0.5m以下。


有受DNAPL(重質非水相有機物,比重大于水、與水不相溶的有機相,如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含氯有機溶劑、煤焦油等)污染風險的監測井深應在隔水層底板以下0.5m(但不可穿透);一般監測井過濾管長度應保證其在豐枯季節均能采集到水位面下至少1m處水樣;對于豐枯季節水位面差較大(>5m)的監測井,過濾管長度范圍應保持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面下至少1m處,水面上預留5m,在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面上1m處,水面下預留5m;

LNAPL(輕質非水相有機物,比重小于水、與水不相溶的有機相,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碳氫液體)污染風險的監測井過濾管應高于豐枯季節水位面上0.5m

若前期監測的淺層地下水污染非常嚴重,且存在深層地下水時,可在做好分層止水條件下增加一口深井至深層地下水,以評價深層地下水的污染情況。

2.2.2.3 地下水布點數量

原則上,每個布點區域至少應設置1個地下水采樣點,每個采樣點應至少采集1個以上樣品。每個企業原則上應至少設置3個地下水采樣點(含背景監測井),樣品的具體數量可根據布點區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地下水采樣點的數量最少不應少于表2-3中所列的數目。當實際面積介于表中兩個面積之間時,采用內插法確定采樣點數目。


2.2.3 土壤氣采樣

若待測區域具有某些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如待測區域下存在夾層、疏松砂巖、粉土或黏土(如沖積層)等多孔介質,而低處又存在承壓水的情況下,靠近這些地質結構一側的污染物(主要為VOCs)可能會由于壓力的作用擴散到多孔介質形成的包氣帶中,從而很難在地下水中被檢出。在這種情況下應采用專業判斷法,補充采集部分土壤氣樣品,作為地下水污染識別的輔助依據。土壤氣采樣及分析方法可參考北京市地方標準《污染場地揮發性有機物調查與風險評估技術導則》(DB11T 1278-2015)


2.3 采樣設施建設

北京市重點企業的地下水監測井如無特殊要求,均為單管單層監測井。

地下水監測井的建井方法及驗收要求暫時參照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3年編制的《地下水環境監測井建井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的要求進行。當該指南有被修訂后的最新版本發布時,以其最新版本為準。

2.4 采樣設施的運行及維護

2.4.1 監測井保護措施

在產企業地下水采樣井應建成長期監測井。為防止監測井物理破壞,防止地表水、污染物質進入,監測井應建有平臺、井口保護管、鎖蓋等。保護管與水泥平臺同時安裝,保護管高出平臺0.5m 。井口平臺為正方形1×1m, 32.5R 水泥制作,地表下0.3m ,地表上0.2m 高。井口保護管由鋼管制作,管長1m, 直徑比井管大100mm 左右,外部刷防銹漆,噴制監測井標記。保護管頂端安裝可開合的蓋子,并有上鎖的位置。安裝時監測井井管位于保護管中央。在產企業地下水采樣井示例如圖2-4所示

2.4.2 監測井資料歸檔

監測井存檔資料包括設計、原始記錄、成果資料、竣工報告、建井驗收書的紙介質和電子文檔。


對每個監測井建立《基本情況表》(附錄4),監測井的撤銷、變更情況應記入原監測井的《基本情況表》內,新換監測井應重新建立《基本情況表》。應指派專人對監測井的設施進行經常性維護,設施一經損壞,必須及時修復。

《基本情況表》中的水文地質信息可由鉆探施工單位進行填寫。

每年測量監測井井深一次,當監測井內淤積物淤沒濾水管或井內水深小于1m時,應及時清淤。每2年對監測井進行一次透水靈敏度試驗,當向井內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積的水量,水位復原時間超過15min時,應進行洗井;對于潛在污染較大的區域,為防止污水擴散,可考慮使用微水試驗測定井效率。

井口固定點標志和孔口保護帽等發生移位或損壞時,必須及時修復。

3 監測計劃的確定

3.1 監測范圍

企業自行監測工作范圍一般以企業邊界為限。如果前期潛在污染區域識別過程中認為企業內部的污染物存在擴散到邊界外的可能性,監測范圍還可擴展到企業周邊的疑似受污染區域。

3.2監測項目

根據前期調查確定的場地內現有的和歷史上原有生產工藝、原輔材料儲放、污染排放及處理等過程中產生的潛在污染物,確定土壤及地下水中需監測的目標物質,17家重點企業需監測的特征污染物如附錄5所示。原則上土壤的污染物監測項目可以根據地塊環境識別的有關結果選擇確定,地下水應對所列全部類別污染物進行分析測試。

3.3 監測頻率

北京市重點企業自行監測頻率如下:

土壤污染物監測頻率應為每年1次。

地下水背景值監測頻率為每年1次,應選在枯水期進行。地下水污染物監測頻率原則上應不少于每年1次,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依照《在產企業地塊風險篩查與風險分級技術規定》的要求,劃分企業風險等級及關注度,從而對不同關注度的企業實施不同的監測頻率,地下水污染物監測頻率選項如表3-1所示:


3.4 現場采樣

3.4.1 土壤采樣

3.4.1.1 采樣要求

表層土壤采樣要求如下:

(1)表層土壤采樣可以使用手工采樣和螺旋鉆采樣;

(2)手工采樣是先用鐵鍬、鏟子和泥鏟等工具將地表物質去除,并挖掘到指定深度,然后用不銹鋼或塑料鏟子等進行樣本采集。不應使用鉻合金或其他相似質地的工具;

(3)螺旋鉆采樣是先鉆孔達到所需深度后,獲得一定高度的土柱,然后用不銹鋼或塑料鏟子去除土柱外圍的土壤,獲取土芯作為土壤樣品;

(4)收集土壤樣時,應該把表層硬化地面和一些大的礫石、樹枝剔除。

3.4.1.2 VOCs樣品的采集

用于檢測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土壤樣品應單獨采集,不允許對樣品進行均質化處理,也不得采集混合樣。

用于檢測VOCs 的土壤樣品應采用螺旋鉆采集,螺旋鉆將土柱取出后,先采集用于檢測VOCs 的土壤樣品,具體流程和要求如下:用刮刀剔除約1 cm~2 cm 表層土壤,在新的土壤切面處快速應用非擾動采樣器采集不少于5 g 原狀土芯的土壤樣品推入加有10 mL甲醇(色譜級或農殘級)保護劑的40 mL 棕色樣品瓶內,推入時將樣品瓶略微傾斜,防止將保護劑濺出;檢測VOCs 的土壤樣品應采集雙份,一份用于檢測,一份留作備份。

3.4.1.3 其他樣品的采集

用于檢測含水率、重金屬、SVOCs 等指標的土壤樣品,可用采樣鏟將土壤轉移至廣口樣品瓶內并裝滿填實。

3.4.2 地下水采樣

地下水采樣方法暫時參照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3年編制的《地下水樣品采集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的要求進行。當該指南有被修訂后的最新版本發布時,以其最新版本為準。

3.4.3 采樣記錄

采樣過程應按照規定填寫如附錄2所示采樣信息記錄表外,還應留存影像資料,與采樣信息記錄表一同保存以備查驗。影像資料應包括但不僅限于:采樣點周邊情況,采樣點編號及采樣點情況、采樣過程、樣品照片等,采樣過程的影像記錄示例如附錄6所示。

3.5 樣品的保存、流轉和測試

3.5.1 樣品保存

樣品保存涉及采樣現場樣品保存、樣品暫存保存和樣品流轉保存要求,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

(1)土壤樣品保存可參照《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要求進行。地下水樣品保存可參照《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要求進行。監測單位應與檢測公司溝通最終確定樣品保存方法及保存時限要求。特別注意各檢測項目對于保護劑的要求,應在實驗室內完成保護劑添加并記錄加入量。

(2)現場樣品保存。采樣現場需配備樣品保溫箱,保溫箱內放置冷凍的藍冰,樣品采集后應立即存放至保溫箱內,保證樣品在4℃低溫保存。

(3)樣品暫存保存。如果樣品采集當天不能將樣品寄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樣品需用冷藏柜4℃低溫保存,冷藏柜溫度應調至4℃

(4)樣品流轉保存。樣品寄送到實驗室的流轉過程要求保存在存有冷凍藍冰的保溫箱內,4℃低溫保存流轉。

3.5.2樣品流轉

3.5.2.1裝運前核對

在采樣小組分工中應明確現場核對負責人,裝運前應進行樣品清點核對,逐件與采樣記錄單進行核對,保存核對記錄,核對無誤后分類裝箱。如果樣品清點結果與采樣記錄有任何不同,應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說明。

樣品裝運同時需填寫樣品運送單(附錄7),明確樣品名稱、采樣時間、樣品介質、檢測指標、檢測方法、樣品寄送人等信息。

3.5.2.2 樣品流轉

樣品流轉運輸的基本要求是保證樣品安全和及時送達。樣品應在保存時限內應盡快運送至檢測實驗室。運輸過程中要有樣品箱并做好適當的減震隔離,嚴防破損、混淆或沾污。

3.5.2.3 樣品交接

實驗室樣品接收人員應確認樣品的保存條件和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收樣實驗室應清點核實樣品數量,并在樣品運送單上簽字確認。

3.5.3樣品分析測試

監測樣品的分析和測試工作應委托具有中國計量認證(CMA)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北京市企業用地調查專業機構和分析檢測實驗室推薦名錄發布后,以名錄推薦的相關機構為準。

土壤樣品的分析測試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規定》的要求進行。

地下水樣品的分析測試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地下水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規定》的要求進行。

3.6 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

樣品采集及分析測試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按照環保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的要求進行。

4 監測結果的評估

4.1 土壤污染物監測結果評估

4.1.1 土壤污染物本底值

在初次監測開始前,應在企業周邊受企業生產活動影響較小的區域(一般是污染物遷移的上游方向)采集不受設施運行影響且土壤類型相同的樣品,或在企業內同母質且無污染的深層土壤中采集樣品,進行污染物含量的分析測試,測試結果作為土壤污染物本底值。

一般情況下,至少獲取5個點的含量數據,取均值與兩倍標準差之和作為評價依據。

4.1.2單項污染物的累積性

單項污染物的累積性評價采用單因子累積指數法,計算公式為:


式中:Ai:土壤中污染物i的單因子累積指數。

Ci:土壤中污染物i的含量;單位與Bi保持一致。

Bi:土壤污染物i的本底值,按4.1.1的方法進行計算。

4.1.3污染物的累積程度評價

根據Ai值,將土壤點位單項污染物累積程度分為無明顯累積和有明顯累積。評價方法及結果如表4-1所示:


4.1.4 污染物的超標評價

單項污染物的超標評價,以國家或北京市發布的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方案中重點行業企業特征污染物篩選值為標準進行評價。

4.1.5土壤質量狀況描述

根據點位單項污染物累積性評價和超標評價的結果,按表4-2將監測點位土壤質量劃分為I級、級、III級和IV4個級別。


I 級:土壤污染物無明顯累積,也沒有超標現象,一般認為該點位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較好,應加強日常土壤環境質量保護。

II 級:土壤污染物已有明顯累積,但并未超過土壤標準,應查清并管控污染源,遏止土壤污染物累積趨勢。

III 級:土壤污染物無明顯累積,但有土壤超標現象發生,應查清超標原因(如自然背景高等原因),加強土壤風險管控。

IV級:土壤污染物已有明顯累積,并且同種污染物也存在超標現象,需要啟動詳細調查與風險評價,確定是否需要修復。

4.2 地下水污染物監測結果評估

4.2.1 地下水污染物本底值

企業應在每年枯水期在背景值監測井中采集地下水樣品,進行污染物含量的分析測試,測試結果作為地下水污染物本底值。

4.2.2 單項污染物的累積性

單項污染物的累積性評價采用單因子累積指數法,計算公式為:


式中:Di:地下水中污染物i的單因子累積指數。

Fi:地下水中污染物i的含量;單位與Ei保持一致。

Ei:地下水污染物i的本底值,按4.2.1的方法進行計算。

4.2.3 污染物的累積程度評價

根據Di值,將地下水點位單項污染物累積程度分為無明顯累積和有明顯累積。評價方法及結果如表4-3所示:


4.2.4 污染物的超標評價

單項污染物的超標評價,依據國家最新發布的《地下水質量標準》進行評估。

4.2.5地下水質量狀況描述

根據點位單項污染物累積性評價和超標評價的結果,按表4-4將監測點位地下水質量劃分為I級、級、III級和IV 4個級別。


I 級:地下水污染物無明顯累積,也沒有超標現象,一般認為該點位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

II 級:地下水污染物已有明顯累積,但并未超過地下水標準,應查清并管控污染源,遏止地下水污染物累積趨勢。

III 級:地下水污染物無明顯累積,但有地下水超標現象發生,應查清超標原因(如自然背景高等原因),加強地下水風險管控。

IV級:地下水污染物已有明顯累積,并且同種污染物也存在超標現象,需要啟動詳細調查與風險評價,確定是否需要修復。

4.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污染趨勢分析

在長期監測過程中,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污染趨勢可采用以下公式計算:


3)式中:ni:污染物i的污染趨勢指數。

Ai:當次監測中土壤或地下水中污染物i的單因子累積指數,按4.1.24.2.2的方法進行計算。

Ai-1:上一次監測中土壤或地下水中污染物i的單因子累積指數,按4.1.24.2.2的方法進行計算,地下水的Ai-1值應以上一次同一時期監測結果為準。

ni值大于1時,證明該監測點位污染物i的污染狀況存在上升趨勢,此時企業應啟動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預警機制,查清并管控污染源,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及時采取工程控制措施等污染防治手段,遏止污染物的進一步累積。

5 監測報告的編制

企業應當根據自監測的結果編制監測報告,并按照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上報及信息公開。監測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但不僅限于:

(1) 企業內部水文地質情況

包括企業的地層結構、土壤質地、地面覆蓋、土壤分層情況;地下水埋深/分布/流向、滲透性等特性;可參考企業環評報告中的內容撰寫。

(2) 企業基本情況

包括企業基本信息;企業平面圖;企業生產工藝、產品、原輔材料和中間產品清單;化學品儲存和使用清單;廢氣、廢水、固體廢物排放區域及處理記錄等。

(3) 潛在污染區域的篩選方法

主要是確定潛在污染區域的邏輯和理由,包括對企業基本資料、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過程和結果的總結和評價;對企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污染物類型以及疑似污染點地表狀況的描述和分析;需提供現場踏勘的照片或視頻、人員訪談的記錄、在企業平面布置圖中以標記等形式建立的污染源信息等。

(4) 布點區域的篩選方法

主要是將潛在污染區域確定為布點區域的邏輯和理由,主要描述污染物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可能途徑,可通過現場照片、視頻及踏勘記錄等手段進行描述,同時還應在企業平面布置圖中以標記等形式建立布點區域信息,并填寫附錄2所示《潛在污染區域布點信息記錄表》。

(5) 樣品的采集、保存流轉和分析方法

企業可將附錄2《潛在污染區域采樣信息記錄表》、附錄6采樣過程影像記錄、附錄7《樣品運送單》以及具有中國計量認證(CMA)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資質(或其它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機構蓋章監測報告中的監測結果等內容納入本章。有需要說明的特殊情況,如根據地塊環境識別的有關結果選擇確定土壤的污染物監測項目等的,也應在本章中一并說明。

(6) 監測結果的評估

企業可根據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需求,依照本指南“4 監測結果的評估部分的要求,自行計算各項污染物的累積程度、質量狀況與污染趨勢并納入報告。



附錄2



附錄3

潛在污染區域識別及采樣信息記錄示例

1、潛在污染區域的識別及信息記錄:某汞觸媒回收處理企業,潛在污染區域如圖附3-1所示,包括回收車間、堆渣場、原料庫。潛在污染區域的信息記錄見表附3-1所示。



2、布點區域的篩選及信息記錄:現場調研結果表明,疑似污染區域包括回收車間、堆渣場、原料庫,其中回收車間與堆渣場地面防滲較差,污染物易遷移至土壤,原料庫地面未發現縫隙,不作為布點區域。布點區域的篩選示例見圖附3-2所示,信息記錄見表附3-2所示。



3、土壤點位的布設及信息記錄:

在確定的布點區域進行土壤點位的布設,原則上每個布點區域至少應布設2個采樣點,每個采樣點至少采集1個樣品,點位布設示例如圖附3-3所示。信息記錄示例如表附3-3所示。


4、地下水點位的布設及信息記錄:


圖附3-4 地下水點位布設示例

在確定的布點區域進行地下水點位的布設,原則上每個布點區域至少應布設1個采樣點,每個采樣點至少采集1個樣品,每個企業原則上應至少設置3個地下水采樣點(含背景監測井),點位布設示例如圖附3-3所示。信息記錄示例如表附3-4所示。


附錄4


附錄5






文章來源:北京市環保局

新地環境官方微信

新地環境官方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在线视 | 97蜜桃网站高清免费观看 | 区丁香天天看片永久欧美日韩精品 | 精品国产91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 | 91视频91自拍国产自拍高清 | 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水蜜桃久 | 天美港台影视网 | 成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三区在线 | 天美传媒沈樵圈粉无数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 | 婷婷亚洲综合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色片全网站 | 成人区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91网在线观看 | 2025亚洲а∨天堂在线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苍井松 | 伊人网伊人网 | 最新喜剧片|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尹人 | 97密桃红颜佳人香满园中 | 福利精社射精 | 日韩经典中文字幕 | 绯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成人亚洲玉足脚交系列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4 | 伦理免费影院 | 91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操日本女人B | 91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观看 | 91电影天堂nba免费看 | 日韩国产私拍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