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的推動,水環境流域綜合治理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城市“水”及“水環境”不僅得需要滿足人們在飲用和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客觀需求,同時還得滿足人們在感官、娛樂等社會文化層面的精神追求的需求。基于這些需求,人們自然對城市“水”及“水環境”提出了更高品質、更多層次的要求。
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通過人工干預將有一定自凈能力且擁有完整水生植物、動物生態的水生生態體系融入設計,完整自然生態鏈達成水環境生態修復的目的。
沈陽新民胡臺新城小渾河生態水系景觀改造設計是田園景觀于2011年對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設計的第一次創新性實踐。小渾河是胡臺新城最為重要的藍帶體系,是生態城市、綠色城市、宜居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基礎。
項目總體規劃策略是希望通過構建城市中心藍帶體系促進宜居新城的發展;通過濱水景觀和城市綠地空間的相互滲透提升兩岸居民生活品質拉動板塊價值;
設計遵循生態設計原則通過完整水生植物、動物生態體系構建,實現的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形成多可持續的綠色生態體系;
我們在本項目首先希望構建一個可信賴的體系:景觀設計依托于小渾河水系,目的形成兼具防洪、排澇、灌溉景觀和生態于一體的水體凈化與安全系統。
綜合考慮基地現狀,國家規范和視覺空間要求等相關因素,將河形調整,形成“玉帶”,兼具“水舞龍形”。
河道駁岸處理以自然濕地緩坡為主,穿插硬質親水駁岸及人工自然駁岸,由于河道以自身功能為先,人的參與互動及觀賞方式以親而觀之為主。
利用可持續可再生材料建成的谷樓和谷倉觀鳥屋,形成既兼具鄉土文化意義,又具有生態環保意識。
野花為田,鋪裝為埂,淳樸的鄉土氣息帶給人們屬于胡臺小渾河濱水空間的別致樂趣。
我們希望在本項目打造一個可成長的空間,利用生態景觀的包容性,實現自然環境的成長和受眾人群在景觀中的成長歷程的融合。
改造后的魚塘,讓人們在散步之余體現原生自然風貌。
兼具鄉土氣息的人文景觀,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去塑造閑適的田間記憶。
我們希望在本項目實踐一個可呼吸的城市:生態景觀強大的自然屬性為城市凈化空氣、防塵、降噪、濕度調節等提供有力的景觀支持。
我們希望在本項目可以延續區域文脈:記錄胡臺新城成長的歷程與曾經給人們留下的美好故事。
我們期待本項目可以實現可持續的未來:在景觀構建的技術上提供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綠色結構體系。
我們最最希望在胡臺新城小渾河生態水系景觀改造設計中將小渾河生態景觀系統打造成為一個可以為城市提供安全保障性功能的水體,可以為城市提供優質空氣的養源綠地,可以為城市生態的過濾系統,可以為適用人群提供可獲得知識的,可以體會到生活快樂的天然博物館和城市大客廳,同時也可以為棲居于此的生物們提供美好的家園……
所以在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設計等綜合治理中,既要推動實現上下游協同、岸上水體聯動、近遠期目標結合又要分區域、分層次逐步設施。需要在保障水量和水質前提下實現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生態、水文化等多目標聯動。
來源: 田園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