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決打好污染治理“三大戰役”,抓好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重點整治茅洲河等嚴重污染河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確保優良水體水質和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
筆者近日從光明新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河流水環境質量,實現光明新區綠色新城的發展目標,光明新區在原有河長制工作基礎上,全面推行河長制,至2017年年底,構建新區、辦事處兩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公布河長制名單,實現河長制全覆蓋。
黑臭水體整治不是“一次性”工程,“青山綠水”需要長期的持續性投入。為了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采取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光明新區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要求,全面推行河長制,并組織編制了《光明新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目前該方案已印發。根據該方案,新區將采取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方針,全面推進新區河道綜合治理,逐步消除河道黑臭水體,打造高品質河湖生態環境系統。
河長掛帥,治水提質工程建設全面鋪開
據悉,光明新區總河長由光明新區管委會主要領導擔任,副總河長由光明新區管委會分管水務副主任擔任。光明新區共設15條河流河湖河長(含河道上游水庫),并按照屬地原則,設立區級和辦事處兩級河長;區級河長由光明新區管委會領導擔任,辦事處級河長原則上由辦事處主要領導擔任。
與此同時,成立光明新區河長制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光明新區河長制工作。成立辦事處河長制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辦事處轄區內河湖河長制工作。
為了“綠水藍天”,整個新區上下齊動,光明新區河長制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新區河長辦”)成立,囊括了23個成員單位,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流域統籌協調機制、河長工作會議制度、河長定期巡查制度、日常督查督辦機制和信息共享互動機制。
光明新區擔任河流河長的新區各負責人對治水提質工作高度重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鄺兵每月都要進行一次治水提質工作調研,分管環保水務工作的新區領導徐松明每周檢查,其他新區領導“河長”也紛紛行動,通過現場調研、會議集中研究、電話指令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推進治水提質工作有效展開。
工程建設全面鋪開。“十三五”期間,新區共實施治水提質項目61項,已全部啟動,其中完工14項,開工18項。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1.24億元,已完成3.84億元,完成逐年攀升。其中,河道整治工程16項,開工8項,總體進展順利;污水管網工程14項,開工9項,1-6月建成65公里,建成量由1月份6公里攀升至6月份15公里。
實施集團作戰。由中電建中標的EPC項目包包含10個河道整治和6個管網建設包,已打開54個工作面加快推進,3月初正式動工以來已建成35.6公里污水管網。由深圳水務集團、上海市政院、中鐵十五局聯合體中標的光明水質凈化廠廠網一體化PPP項目包本月陸續開工。
一河一策,實現“河長制+”
“河長制”實施后,各級河流河長將針對不同的河流實行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即一河一策。此外,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流域統籌協調機制、河長工作會議制度、河長定期巡查制度、日常督查督辦機制和信息共享互動機制等六種機制,確保河長制工作順利推進落實。最終消除茅洲河干流、鵝頸水、木墩水、新陂頭河、樓村水、白花河等6條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實行“管養分離”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實現河湖管養全覆蓋。
河道綜合整治日見成效。新區共開展16個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鵝頸水、木墩河、白花河已分別完成76%、59%、43%的工程量,這三個項目將提前至今年9月完工;樓村水、新陂頭河已分別完成38%、32%的工程量,計劃于今年底完工;其它工程項目計劃于2018年底完工。
治污設施工程積極籌建。共開展9個項目,計劃完成投資8000萬元。其中,納入PPP項目的光明水質凈化廠一期提標改造工程、光明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已完成社會資本競爭性磋商和招商采購工作,二期工程正在開展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力爭9月份開工建設。光明新區河道底泥處置工程、光明新區水質凈化廠生態補水工程正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納入EPC項目的新陂頭南、鵝頸水、上下村生態濕地工程正在落實項目用地,同步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支流河道生態提升工程正在開展前期方案設計工作;茅洲河干流景觀提升工程已在試點區域開始施工。
加快實施清污分流:沿河排污口共664個,鵝頸水13個已完成治理,木墩河、樓村水、新陂頭河、白花河共272個已完成60個,其余9月份前完成;其他河流入河排污口共379個,計劃今年完成266個,剩余113個2018年完成。
加快實施清淤工作。5月底已完成溢流嚴重的新陂頭河、樓村水、公明排洪渠、上下村排洪渠、馬田河排洪渠等支流入茅洲河口300米河段清淤,9月底前完成剩余河段清淤;干流及截污箱涵清淤在12月底完成。
守水有責,河長制促河長治
根據國家“水十條”的要求和《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劃(2015-2020年)》的部署,光明新區緊緊抓住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重大契機,大力推進新區河湖治理與保護,加快構建高品質河湖生態環境系統。各級河長將完成 “保護水資源,強化紅線管理”“保障水安全,完善防災體系”“防治水污染,控制污染排放”“修復水生態,維護河湖健康”“明確河湖范圍,加強執法監管”等五項主要任務。
新區提出到今年底,全面建立河長制,構建新區、辦事處兩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公布河長制名單,實現河長制全覆蓋;消除茅洲河干流、鵝頸水、木墩水、新陂頭河、樓村水、白花河等6條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實行“管養分離”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實現河湖管養全覆蓋。
到明年底,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建成市政污水管網系統;茅洲河干流樓村、李松蓢斷面及鵝頸水基本消除劣Ⅴ類;主要河流防洪達標率100%;主要飲用水源水庫水質達標率100%。
到2020年年底,完成新區所有黑臭水體治理;茅洲河考核斷面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河湖生態基本修復。到2025年年底,全區水資源充足優良,水安全充分保障,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來源:深圳特區報